一、 丹东市图书馆发展概况
丹东市图书馆是我国建立较早的市地级公共图书馆,前身是安东县立图书馆,始建于清光绪年间,其后几经兴衰,至建国前一直处于动荡状态。1907年1月(光绪三十)安东最初的教育机关—安东劝学所成立。1908年在劝学所内首创安东县立图书馆,当时馆址设在城隍庙安东县劝学所院内。开办初期,馆藏图书共有200种,550册,价值780元。为逐年补添图书,规定年购书经费为350元。后因经费拮据停办。
安东县图书馆存照(原件现存丹东市档案馆)
到民国二年(1913年),图书馆事业有了新发展,县图书馆又附设安东县通俗图书馆一处,并在县城和县辖一镇五乡建立了7个巡行文库,由县通俗图书馆统一提供书刊,供城内及各镇乡读者阅览。图书馆藏书增至500种,并增设阅览室一处,提供各种图书报纸供读者阅览。
民国五年(1916年)因经费不足,安东县立图书馆一度停办。民国八年(1919年)春,陈漱六大令注重社会教育,由公益款中拨出三千元,加上总商会资助五千元,购置逊清宫保金息候所藏图书1500种,11000册,于元宝山前剧楼重建“安东公立图书馆”。民国十二年(1923年)因馆藏图书被盗而被迫关闭。民国十四年(1925年),安东市政公所创办通俗教育,借用总商会旧有图书80箱,11425册,又购进新书4120册,陈列于新安街南首楼,更名为“安东市立图书馆”,隶属市政公所。馆内设主任、事务员、馆员各一人,每月和年终须向市政公所呈报管理情况。馆内设阅览室,常年免费对市民开放。
1931年“九一八”事变后,日伪政权出于推行殖民教育的需要,保留了市立图书馆和县立图书馆,当时藏书21592册,阅读对象主要是城镇居民。1932年,日本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在鸡冠山设立安东满铁图书馆,藏书13900余册,通过流动书库为铁路职工提供图书阅览。
1936年,日本侵略者制造“安东教育界大惨案”,图书馆部分职员受株连遭迫害,时任安东市立图书馆馆长孙德润被定为“反满抗日分子”,慘遭杀害。1937年满铁图书馆(1932年由日本南满铁道株式会社设立,藏书13973册,大多是日文书刊)移交地方公共图书馆管理。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,图书馆事业日趋萎缩,至1943年日本战事节节失利,日伪政府财政枯竭,安东市立图书馆和满铁图书馆勉强维持到1945年。 “九三”抗战胜利后,国民党发动内战,社会动荡不安,市立图书馆被迫关闭。原馆藏书刊被洗劫一空,馆舍亦不复存在。直到1947年6月10日,安东二次解放,民主政府为加强社会教育工作,提高市民的政治文化科学水平,决定恢复重建安东市图书馆,并指派3名同志负责筹建工作。
1948年安东市图书馆(元宝区中富街馆址)
1948年7月7日,安东市图书馆正式恢复开馆,馆址在元宝区中富街与财神庙街交接处,馆舍面积为220平方米。据开馆一周统计,来馆借阅书刊的读者达300余人次。当时馆藏图书1200余,3960册.
1953年4月,曾易名“辽东省图书馆”。1954年8月,辽东省建制撤消, 遂改称安东市图书馆,馆舍迁到六纬路小白楼(今市建委办公楼)。为改善办馆条件,1955年迁入六纬路75号,馆舍面积为1600平方米。1956年1月,中国现代文豪、曾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、 原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亲笔为馆名题字。1982年以前丹东市图书馆(振兴区六纬路原馆址)
1983年丹东市图书馆迁入现馆址,馆舍面积3826平方米
1965年1月,国务院批准“安东市”改称“丹东市”。郭沫若再次欣然题写了“丹东市图书馆”的馆名。1980年底,由国家拨款在人民广场西侧兴建馆舍,1984年1月21日新馆正式对外开放至今。
截止到2008年6月末,我馆藏图书为765312册(件)。其中,中、外文图书475597册,古籍线装图书31613册,中外文报刊合订本96540册,电子文献74507件。
我馆始终注重现代化技术手段在基础业务管理中的应用。1995年引进了“图书馆自动化集成化系统(ILAS)”后,采、编、藏、流等主要业务环节基本上实现了计算机化管理。2005年,我馆购入Interlib(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),从而实现丹东地区公共图书馆系统内部的资源优化与共享,进而为实现各区(县)图书馆间的文献通借通还奠定了基础。
培训业务干部是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根本。八十年代末,我馆共有工作人员45名,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仅7人,图书馆专业2人,占队伍总数的20%,余为初中学历和小学文化。这样一支队伍是很难适宜事业发展的,也很难从事文献信息开发,为广大读者服务的。鉴于此,馆领导班子决定先举办高中文化补习班、英语、日语和古汉语班。在此基础上又举办图书馆专业函授班、电大中文班。先后有14名同志取得了大专学历,其中有7名同志取得图书馆函授大专班毕业。1985年,借图书馆增编之时,经上级批准,我馆又从市教委等行业招聘16名具有大专学历的同志,充实到图书馆队伍中。此后,我们还分别采取“走出去,请进来的办法,进行业务培训。八十年代初,先后派人到辽宁师范大学、大连工学院、北京大学等定向培养业务骨干力量。学历结构和人才结构的改变,很好地适应了图书馆基础建设和深化服务工作的需要。
关注“三农”服务是我馆走向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。1986年,我馆在全省首创农村信息发布会,并与省、县、乡图书馆(室)、市科委、科协、农牧局等单位结成农村服务网络,经常深入农村开展科技服务工作。据不完全统计,20年来我馆组织信息服务队的同志下乡400多次,行程4万多公里,投入人力1800多人次,服务乡镇村屯90余个,编辑资料110多种,发放60多万份,收集重点服务成果600多项。
为领导决策服务是我馆创新、延伸的品牌。1986年,我馆在全省首创了为领导决策服务,创办了《城市工作信息》,并以其信息含量大、视角新、实用性强等特点,受到市政府领导的重视。1991年市政府办公室与我馆联办这份信息刊物,并更名为《他山之石》。1992年我馆又与市委办公室合办《经济热点信息》,两个刊物累计刊载决策信息16220余条,采用率95%以上,其中被省委、省政府采用12条,中央办公厅采用3条,为市委、市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了依据。进入九十年代,我馆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社会上关注的“热点”、“难点”等重大问题,组织馆员深入调研,突破传统的一、二次文献服务方式,进行文献信息的深加工和提炼,形成专题信息综述、述评、调研报告等三次文献。1992年以来,先后撰写出60余篇三次文献和专题报告,再次引起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。其中,“菜篮子工程”、“吸引外资”、“再就业”等方面20余篇综述报告,为有关部门提供了很好的建议,全部被市政府采用。
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发展,我馆与国内外图书馆界的学术交流与友好往来不断扩大,增进了友谊和了解。近年来,先后与美国威尔明顿市、英国丹卡斯特市、朝鲜人民大学堂、日本德岛市的图书馆建立了友好关系,并定期交换图书。1995年,全国政协常委、著名爱国人士、香港汉荣书局董事长石景宜先生向我馆赠送图书2667册,价值港币50万元;2003年,韩国大邱广域市立中央图书馆馆长南廷燮等一行五人来我馆考察。
作为文化公共服务场所,我馆始终坚持以读者为中心,面向社会,服务大众,深入开发文献信息资源,为推动丹东市两个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、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。1994年、1998年两次全国图书馆评估,我馆都名列全省地市级馆第一名;先后被授予“全国文明图书馆”、“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”,省、市“文明单位标兵”、“先进党总支”(先进集体)等荣誉称号。